更多>>技术动态
更多>>企业访谈
技术动态 > 正文
“网格化”让城市从智能变智慧
   2016/1/29 09:17    关键字:      浏览量:

  7月10日至12日,北京网格化体系建设成果展亮相2015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向观众揭示了未来北京“互联网+城市服务管理”的面貌。

  什么是网格化?城市服务管理的“三网融合”是怎么回事?网格化如何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智能城市与智慧城市有何不同?

  北京网格化的“三步曲”

  本届智博会上,北京展馆以“网格化让城市服务更智慧,互联网+让百姓生活更便捷”为主题,向社会各界集中展示北京市多年以来网格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展馆中心的白色圆球内,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北京市各区县网格化建设的宣传片和成果展,而在真实的网格化体系中,这样的“圆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网格化体系的控制中心。在北京,大到各个区县,小到街镇、社区,都有这样的控制中心,实时监测和反馈该中心范围内的最新动态。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介绍,在智慧城市范畴内,网格化是指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互联网+城市服务管理”。

  十年间,北京推广网格化的经历,可用“三步曲”来概括:

  曲一:城市管理网格化。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探索,将电子地图技术与市政管理相结合,把城市划分为若干网格责任区,将城市“物件”管理落实到人。

  曲二:社会治安网格化。以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打造社会治安综治系统信息平台,完善了全市摄像头网络和社区居民电子档案建设。

  曲三: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2010年以来,陆续把包括人、地、事、物、组织服务管理在内的社会服务管理内容全部网格化,实现全市92%以上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形成三级网格化体系。

  城市服务管理也要“三网融合”

  北京市社会办副主任王丽竹解释,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背景下的“三网融合”,与人们接触较多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这“三网融合”完全不同,主要是指城市管理网络、社会治安网络、社会服务管理网络的“三网融合”。

  据了解,覆盖不全面、建设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问题已经成为北京网格化体系建设最为致命的问题。破解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使已有的“三步曲”尽快同频共振,资源共享,融合发展。

  北京市网格化建设已有的“三步曲”,折射了政府部门工作方式的深刻变化。网格化在北京,已经从最初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方法性创新,一个系统的机制性创新逐步发展为整个社会领域的体制性创新。

  如果说,城管网格是专业性“小网格”,社会治安网是行业性“中网格”的话,那么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特别是正在建设的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网格”。

  专家指出,以“三网融合”为基础,以“互联网+城市服务管理”为核心的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是继“一站式”服务办公之后,城市服务管理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它将使城市真正智慧起来。

  城市如何依网格而智慧

  宋贵伦认为,建设智慧城市固然需要融入高精尖等现代技术,但技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智能城市,要向智慧城市过渡,则必须依赖于城市服务管理的创新。社会服务是否便捷、城市管理是否精细、治安防控是否严密、人民生活是否美好才是审视一座城市智慧与否的核心指标。

  网格化建设虽然是北京市的统一部署和顶层设计,但各个区县拥有完全的自主权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网格化体系,因而形成了各个区县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网格化格局。

  在朝阳区展台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以前居民在社区办理不同的事务需要找不同的负责人,实现网格化之后,居民只需要找到网格员即可。作为网格员,则需要做到群聚事件、设施损毁、卫生死角、生人入户、违规行为等社区网格事“十必报”。

  石景山区在网格化建设中,则积极推进了区级“多网、五中心”(热线受理中心、监督考核中心、指挥调度中心、视频资源中心、应急处置中心)建设,初步实现了“小事调解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社区、街道”的目标。

  未来3年,北京市将按照边覆盖、边融合、边运行、边完善的原则,加快推进网格化规范化建设。预计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全市网格化体系建设一体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