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智慧城市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部分智慧城市专项应用亮点纷呈,“互联网+”成为智慧城市服务新入口,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智慧城市运营商整体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智慧城市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近年来,国家各部门陆续发布相关配套政策引领智慧城市有序发展。国务院从普适性的角度提出战略性发展举措;各部委结合自身业务出台政策支持发展智慧城市,推进“互联网+”与各领域融合。
总体来看,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在智慧城市推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角色各有不同。其中,国家发改委作为协调部门,主要以智慧城市推进城镇化发展;住建部作为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侧重从城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筑节能以及城市运行角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信部作为推进城镇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着重从信息技术支撑角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信部于2013年9月29日发布了《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同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中国与欧盟成立了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专家团,并各自确定15个城市作为中欧绿色智慧城市试点。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住建部还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合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建设资金达到800亿元。2014年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11大信息惠民任务和计划。2014年4月,科技部联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已有超过373个试点市、县(区)纳入住建部、科技部批复的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重点项目超过2600个,投资总额超万亿人民币。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了《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此外,2015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打造综合、高效、准确、可靠的城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以12301为旅游公共服务号,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商务部发布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旨在加快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二)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伴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落实,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率显著提升,三网融合取得显著进展,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运营商积极落实宽带提速降费。中国移动推出十二大提速降费举措,目标是到2015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下降35%以上。[1]中国联通也全面启动“全网大提速”,联通宽带用户网络速率全部提升一倍,并保持原资费不变。[2]中国电信也围绕带宽价格、流量费用、通信费用等提出十大举措提速降费,并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等优惠措施。据初步统计,在2015年中,50兆和100兆带宽的价格平均分别下降了30%和20%,其余的速率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提速不提价。[3]
二是固定网络加速向光纤宽带升级。201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也于10月联合发布2015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名单,其中的大部分城市实现了“光进铜退”的升级。[4]截至2015年9月,我国光缆总长度超过970万公里,其中通往东盟国家的陆地光缆5条,国际海洋光缆3条。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4.7亿个,比2014年末净增6847.6万个,是2014年同期净增规模的2.3倍。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2.4亿个,光纤接入FTTH/O用户达到1.02亿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48.3%。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2.1亿户,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总数超过1.28亿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60.6%;2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总数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25.3%(参见图1)。
注:数据来源于工信部网站
图1 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发展情况
三是4G移动通信网络全面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4G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15年9月30日,中国移动已经建设94万个4G基站,发展4G用户2.476亿,2015年前三季度净增1.4亿4G用户;中国电信前三季度入网4G终端4373万,4G用户数接近4000万;中国联通计划在2015年底发展1亿4G用户。
四是WiFi成为智慧城市重点基础项目。WiFi是移动互联网重要的底层入口,用户对于WiFi的使用率极高。特别是免费WiFi成为医院、车站、机场、景区、酒店等场所的重点网络建设项目,为公众获取出行信息、景区导航、商务办公提供了极大便利。2015年,全国各地展开了免费WiFi建设热潮。2015年,浙江全省推出免费WiFi接入点达30万个,“i-zhejiang” WiFi的接入点达15万个。截至2015年10月,上海已在717处公共场所开通i-Shanghai无线WiFi服务。
五是移动宽带用户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9月,我国移动电话规模近13亿,移动宽带用户占比达到56.1%。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5.0部/百人,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7.3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56.1%。3G用户加速向4G用户转换,4G用户总数达到3.02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到23.3%。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9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达到9.48亿户。在4G用户爆发式增长、流量资费持续下降的带动下,我国手机上网的用户总数达到9.01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9.4%(参见图2)。
注:数据来源于工信部网站
图2 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数发展情况
六是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中化演进。近年来,数据中心快速发展,成为承载智慧城市各类计算资源的主要容器。一方面,数据中心规模化演进特征明显。据统计,2015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552.2亿元,同比增速超45%,其中,建设主体主要集中于电信运营商,市场占比高达65%,其他为第三方服务商。另一方面,区域性数据中心成为智慧城市集约化建设的有力抓手。例如,北京市搭建了政务互联网云平台和政务外网云平台,其中政务互联网云目前已为8家市级部门提供服务,部署业务系统超50套。重庆陆续建成了中国联通西南数据中心、太平洋电信(重庆)数据中心,两中心服务器共达5万台,截至2015年5月,已托管服务器1万余台,累计发展物联网用户500万户。
(三)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向精细化发展
一是城市管理模式进一步升级。截至2015年7月,北京市92%以上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均建立起了网格化体系。2015年10月,佛山市高明区推行城管网格化模式。广州市建立了以网格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依托,以制度为保障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二是“互联网+”便捷交通爆发式增长。2015年,移动互联网与城市出行服务继续加速融合,国内最大的出行APP平台滴滴快的接入100多万名司机,全国每天近1000万人通过滴滴平台享受出行的便利。截至2015年6月,“滴滴出行”安卓应用市场的下载量为22905.44万次,Uber、易到用车、神州专车等专车应用,下载量分别达到1078.8万次、644.45万次、162.7万次。
三是涌现一批“互联网+”教育服务典型。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各地开展了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基础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截至2015年8月,国家级以及四川、云南、湖北、山西、新疆等5个省级平台已初步建成,浙江、福建、吉林、贵州、广东、武汉、沈阳、石家庄、襄阳、荆门、灵宝等11省市正在建设中。
四是“互联网+”医疗成为医疗行业发展方向。2015年,各地卫计部门和医疗服务机构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部署探索互联网医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群众就医效率。贵州卫计委与贵阳朗玛信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贵州“互联网医院”试点和“贵州医疗健康云”建设。恒大健康联手世界顶级医院、全国多家三甲医院,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健康大数据模型和互联网技术,在广州推出了互联网社区医院。
(四)“互联网+”催生智慧产业
一是“互联网+”制造步伐加快。当前,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步伐加快,其产生的化学反应和放大效应不断变革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模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汽车、家电、消费品等行业加快拥抱互联网,众包众设研发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应用模式不断涌现。
二是制造业与O2O融合成为应用亮点。2015年,多行业加快O2O布局,一大批制造企业通过O2O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探索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例如,在家居装修行业,尚品宅配积极打造以线上预约、线下设计体验为核心的家具行业O2O闭环生态。
三是“互联网+”开放平台助推创业创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京东、海尔等一些企业践行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构建创业创新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价值服务。截至2015年10月,“京东到家”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南京、天津、宁波、西安等十座城市正式上线,兼职配送员数量已超过10万人。京东还推出了POP开放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向第三方卖家提供大数据、云计算等专业技术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营销的精准化。
四是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74亿,较2014年底增加1249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3.5%;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2.70亿,半年度增长率为14.5%,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达到45.6%。2015年11月11日,天猫全天交易额达912.17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为626.42亿元,无线成交占比68.67%。
(五)大数据产业初步发展
在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大数据市场已经得到初步开发。虽然在整个智慧城市中的占比还不大,但是发展非常迅速。根据IDC数据,2015年中国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为32.4亿元,未来三年的年复合增速将高达95.0%,2017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7亿元。大数据在各垂直领域的应用和运营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交通、安防、医疗引领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发展。在智慧城市的各细分领域中,目前大数据应用渗透率比较高、市场规模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交通、安防、医疗等民生领域。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5年,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医疗三个领域中大数据应用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6亿元、13.8亿元、10.1亿元,2013年至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20%、110%、111%。
(六)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和协调下,多个部委联合起来积极开展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由总体框架、支撑技术与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等七个类别的标准组成。截至到目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立项开展标准研制的智慧城市标准有15项,基本上是以技术要求类标准为主,关注更多的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用到的技术和所需建设的基础设施。
二、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然而从整体上看,大多数智慧城市建设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信息资源整合缺乏标准、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技术应用对产业带动效应不明显、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等问题。
第一,部分地方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路径认识不足。当前,一些政府管理者对智慧城市认知有限,缺乏对智慧城市的深层次思考与理解。一是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认识不清晰。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应根据城市特点科学定位,理性安排发展次序,明确发展重点,或为了培育新兴产业,或为了节能减排,或为了实现多元化发展,而非盲目推进一批不符合城市发展实际的项目。二是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缺乏或不合理,致使发展路径呈碎片化,整体性不足。因此,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理清各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谋划智慧城市发展愿景,把握智慧城市发展主动脉,才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正确路径。
第二,信息资源整合缺少标准法规保障。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整合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相关标准和法规缺失,使得信息孤岛成为阻碍资源整合的最大障碍。只有加强行政体制改革,以法律、标准为依据,确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构,加大执法力度,才有可能破除行业藩篱,打破信息垄断。
第三,智能基础设施滞后影响整体进展。基础设施是承载智慧城市运行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不足的现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城市的整体推进。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一方面,电信、广电、互联网各自为政,“三网融合”进展缓慢,重复建设普遍;另一方面,“数字鸿沟”所引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日益加剧,农村和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率低,移动盲区问题还大量存在。二是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等大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并未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对城市精准化运行管理的支撑力度有限。
第四,本土智慧城市集成商实力薄弱。当前,市场上实力过硬的智慧城市集成商和建设运营主体,大多为IBM、思科等外资公司。中兴、华为、中科曙光、太极计算机、神州数码等本土企业实力相对较弱,这使得本土企业相对外资企业的优势不明显。
第五,技术应用对产业的带动效应不明显。大多数城市对智慧城市的推进处于顶层设计和规划阶段,相关应用项目并未大面积启动,信息技术仍以碎片化的形态存在于各个产业、领域,相关细分领域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在建项目资金链断裂风险日益加剧,将建项目可投资金乏力,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智慧城市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尚需时日。
第六,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智慧城市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许多核心关键技术、应用服务仍然掌握在Oracle、EMC等国外高技术公司手中,对我国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很多地方缺乏严格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信息安全监督监理制度与评估机制,一些重要信息系统和个人信息缺乏安全防护,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此外,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管理部门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协同响应能力不足。
三、推进“互联网+”行动和智慧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建议
(一)科学地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尚缺乏智慧城市建设的成熟经验,特别是由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迅速,可供选择的技术成果、标准众多,需要国家与时俱进强化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规范,整体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智慧城市推进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老问题,增加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因此,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至关重要。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编制应按照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近远期建设结合、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结合的方针,在城市相关发展规划、政策性文件、建设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现状调研、差距分析、规划落地。
智慧城市建设就是经过这一系列的顶层规划,最终确立建设任务,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这并不是简单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要立足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战略方向,为每一个城市量身打造一套属于自身发展的顶层规划方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于每个城市来说,应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顶层设计方法论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并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做相应的更新以及必要的调整,以便于符合最新要求。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惠民的宗旨,政府应该举办各类宣传推广活动,营造智慧城市氛围,提升市民感知,帮助市民参与到智慧城市实践中,使市民充分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成果。
(二)以“互联网+”促进电子政务全面转型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快速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各级政务部门平稳运转和高效履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但从近几年全球电子政务排名来看,我国仅处于全球中等水平,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也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从国内各领域信息化发展来看,十年前是“由电子政务带动电子商务”,十年后却是“电子商务带动电子政务、培育电子政务,甚至倒逼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不匹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持续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运行、生产生活方式、治国理政模式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必须敢于突破,加快智慧化转型,才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才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1.在管理模式上,构建统筹规范、协调有力的推进机制,全面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
积极顺应发展形势需要,坚持统筹规划,理顺管理体制,抓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电子政务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一是理顺推进和管理机制,解决统一管理和统筹协调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各地区要抓紧建立本部门本地区电子政务协调工作机制,组织推进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电子政务投融资机制,探索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PPP)。加强项目规划、审批、建设、运行、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公开化水平。二是加强电子政务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出台中长期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明确未来发展目标,部署重点任务及发展领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发展。开展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组织专业队伍在业务和信息资源梳理、具体架构设计、跨部门协作和项目整合等方面研究可行方法、出台实施指南,切实发挥顶层设计的指导作用。三是建立引导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制定国家电子政务绩效管理办法,构建包括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政府网站绩效评价、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价等在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流程和实施机制,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四是完善国家电子政务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工作配套立法,统筹制定信息化促进法、电子政务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尽快出台从政务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共享到使用等各环节的标准规范。
2.在建设模式上,强调协同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电子政务整合、协同、集约发展
要转变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要从粗放式、分散化转向低成本、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来。一是统一布局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做强国家政务内网和外网,尽快建成全地域、全天候、全业务、全功能的统一网络平台,同时做好专网向统一网络平台的迁移工作,发改、财政等部门要联合出台相关措施,坚决控制新建专网投资。推广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建设集中统一的行业性、区域性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充分利用云计算遏制分散建设和重复投资现象。二是统筹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重大应用。在共享协同前提下统筹部署应用系统,支持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可优先在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会信用、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国民教育、劳动就业、养老服务等方面,加大试点示范和推广力度,深入开展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应用,推进横向和纵向之间电子政务应用协同发展。三是用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促进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以公众为中心,以推动各级政府在线服务整合为抓手,切实实现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加强全国政府网站的统一规划和抽查核查,统筹推进内网的互联互通和外网的统一展示。
3.在服务模式上,积极引入互联网新思维新应用,切实提高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更加强调以公众为中心,主动适应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把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引入到电子政务服务中来,改造和优化传统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使电子政务更好地惠及全民。一是以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大数据应用为抓手,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抓紧制定国家数据开放战略,明确数据开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构建全国统一、安全可控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data.gov.cn),实现开放共享服务渠道上下联动、普遍覆盖和集中可控。选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灾害预防等重要且数据量大的民生领域形成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积极支持和吸引社会企业参与大数据开发,探索多元化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模式。二是引入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促进公共服务模式融合创新。[7]加快制定“互联网+政务”行动计划,充分借助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探索和培育适应互联网新趋势的在线服务模式,实现政府服务的智慧化转型。积极探索基于O2O(线上与线下)的服务场景融合、多媒一体的服务渠道融合、基于社会化的网络服务平台整合等服务模式融合创新做法。
4.在安全保障上,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增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面对当前国内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现状以及外部严峻形势,需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管理机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要领域的软硬件国产化替代工作,统筹构建国家统一的立体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一要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划清安全红线,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和技术手段建设,增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强化电子政务安全监管,形成认识、技术、管理、法规四位一体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机制。二是突破核心技术设备瓶颈,实现自主安全可控。提升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整体应用水平。加强有线、无线、光传输等信息网络核心设备和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构建全球领先的自主产业生态系统。开展未来网络技术创新与验证,突破互联网新型体系结构以及可扩展路由、内在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三是加快党政军和重要领域安全应用部署,大力发展自主民族品牌。在金融、能源、交通、医疗等重要领域,根据具体发展需求和国产设备供给能力,逐步实施软硬件国产化替代。大力发展军民结合的优势技术和产品,推动实现军用、民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互通互用。完善政府采购机制,加大对自主民族软硬件品牌的支持力度。
(三)利用创新2.0驱动智慧城市转型升级
创新2.0是中国智慧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理念,基于创新2.0理念,智慧城市将是以城市用户为中心,以开放与协同为基本模式的大众城市管理与服务创新的汇聚,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重视用户创新,强调城市发展的以人为本,以深入的公众分析需求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前导;二是重视开放创新,强调城市建设的开源共创,以模块化和兼容性、扩展性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标准;三是重视协同创新,强调城市发展的多主体参与,以新技术环境下的公私伙伴关系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形态;四是重视大众创新,强调城市发展的大众复杂涌现,基于大数据分析规划和设计智慧城市的远景蓝图。
(四)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要素的智慧产业
智慧产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也是体现城市“智慧”的重要标准。智慧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知识与信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经济发展更智慧、更健康、更高效。
第一,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产业。一是积极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推动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发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探索盈利模式创新的途径。二是加快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整合物联网研发资源,提高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推进云计算服务政府采购,以应用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规范产业发展环境,从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积极宣传企业品牌,帮助其开拓国际市场,强化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四是以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以大数据应用为中心,加强数据挖掘分析、商业智能、多媒体加工、可视化软件等自主技术创新,推动大数据产业链协同发展。
第二,以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一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各地应结合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入推进以互联网为主的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二要加快促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鼓励智慧城市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云服务,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培育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模式,加快发展分享经济,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五)打造智慧高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数据资源已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资源,而数据所依赖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能否安全运行就成为整个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重点提高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风险防控能力。为此打造自主可控、主动感知、及时响应和高效处置的安全保障体系将是智慧城市网络安全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点任务。
第一,树立全面的网络安全观。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解决”上,而是在“发现”和“预警”上。要想减少网络安全造成的损失,最佳的策略是及时发现网络中的非常事件,预测可能到来的攻击,防微杜渐。要实现这个策略,实现从信息采集节点、信息传输节点到信息服务节点的全天候网络情报收集及全方位网络健康状况监管是关键。
第二,建立安全技术和产业生态链。智慧城市系统中的网络安全应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依托,建立安全问题、安全主体、安全服务提供商的实时互动体系,建立区域网络安全共性标准化和行业网络安全个性定制化的互动立体式安全体系,建立安全技术和安全产业的生态链,使网络安全智慧化、个性化、云端化,形成长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第三,构建完整的网络安全服务保障体系。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网络安全服务保障体系应包括积极主动的网络安全技术监测防御体系和基于此技术体系的实时网络安全应急指挥、管理、处理、服务体系。
(六)建设统一的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体系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体系建设需要遵循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策略,其建设路径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在城市运行数据基础上建立一套元数据体系以及进行指标度量的数据模型。建立元数据体系,定义由支持城市正常运行的若干要素(市容环卫、绿化景观、市政设施、房地物业、水、电、煤气、环保、防汛、防台、气象、交通、医疗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行业管理)的运行状况,实时运转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指标,并给出这些指标的量化方式,通过这些指标反映不同时段城市运行的特点和状况,进而可以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与控制来为不同层面的城市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第二,建设高并发、高吞吐量的多源城市运行数据融合及一体化管理系统。数据融合及一体化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城市运行多源数据的数据整合、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服务效率,满足智慧城市各类应用的实时处理和综合服务的要求。
第三,建设包含在线监测、数据资源平台和城市综合管理三大业务功能的智慧城市公共支撑平台。在城市管理数据模型以及城市运行数据融合及一体化管理基础上,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支撑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公共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通过智慧城市公共支撑平台,对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应用集成并对不同业务信息加以整合,形成统一有序的信息资源体系,支持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和统一信息服务,支持综合分析和业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