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禁市场发展概况
作为早期的安防产品类别之一,这些年来门禁产品系统在各细分行业或重要场合和部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2014年门禁在各细分市场的表现各异。从整体市场来看,2014年增长比较快的几个板块主要有:一是商业地产,如酒店、办公高层建筑等;二是医院,医院的新扩建项目和改造项目对门禁的需求比较大;三是学校,2014年各地的校园安防门禁需求依然较明显,并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四是工业园区需求热度较高,但实际量没达到预期目标。除了这些之外,目前概念性最热门的就是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的应用。在这些板块的需求推动下,2014年一些企业的业绩表现不俗,有的一线企业如达实业务增长超过50%,其它一线品牌增长在30%以上,二三线品牌参差不齐,有的能增长到20%,而其他有的还处在生存周期中。整体来看,虽然一二线企业的增长态势不错,但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及项目周期性的影响,笔者个人认为门禁市场的增长与中安协在2014年国际高峰论坛上公布的安防行业的整体增长持平或偏低一些(2014年行业总产值达到4280亿元左右,整体增长14.1%。)。市场的发展表现有:
在市场格局方面,国内门禁中高端市场国内外品牌竟争加剧,国外品牌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布局,部分国外知名品牌与国内多家企业形成产品战略互补,从品牌合作到OEM、ODM中已分不出哪个是进口哪个是国产产品。而国内一些一卡通企业寻机上市或寻找投资并购,2014年企业全力拼打“资本”在品牌及概念上达到历史“顶峰”,然而上半年国内中高端市场部分品牌企业因资本市场整合的影响,让部分一二线同类品牌企业乘机加剧市场占领。在“此消彼长”的拉锯战中,部分老品牌企业在“资本整合”的“短暂休克”中,给予部分地方新锐开始暂露头角的机会。目前国内的一线品牌企业都在关注智慧城市这块大蛋糕,大家全力打造符合“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应用的需要,而进口品牌在此轮的较量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长期主打的“综合安保”概念在“智慧城市”的角逐中竞争优势明显不足。其他的二三线品牌企业有的则转向行业化产品或运营。
在市场契机方面,截至2014年底,已有超过100个城市政府表达出申报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的明确意向,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纷纷被提上日程,不少地方的规划已经落地,在智慧城市大热背景下,当前“智慧城市”迎来“智慧社区”、“智慧民生”、“智慧安防”等大数据建设高潮,各个产业出现深度融合,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给持续低迷的国内门禁市场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城市一卡通”不再满足于城市公共公交地铁的单一用途,已开始大量延伸到“智慧城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NFC技术、金融CPU卡、RF—SIM移动与手机APP的应用开始进一步颠覆传统“一卡通”市场及产品的发展模式。
经营渠道模式方面,大融合时代,产品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同时也给市场营销方式带来了变化,目前传统经销渠道方式的缺陷越发不足,市场上以投资运营模式、BT模式进行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此外一些企业强强联合及通过多种扩张式越境经营的案例也在增多,这对门禁行业的市场营销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小型企业带来较大冲击。
二、智慧城市建设中一卡通应用的最新特征
如上文所提,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蓝海,其将给2015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门禁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其对一卡通的应用需求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1.当前国内建筑形态呈现从单体建筑向群体建筑模式方向发展,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行政中心、产业园区、大型商业综合体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园区多业主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一卡通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门禁一卡通不再只是一个单一群体建设的需要,更多的趋向园区化、城市化整体建设发展。
2.金融支付与移动支付领域:从排斥到融合。在非接触CPU卡一卡通与手机一卡通的博弈中,两者长期以来都在按照各自的模式发展、推广,导致业主在选型时处于二选一的两难处境,随着智慧城市及NFC移动支付市场的兴起,两者不再是相互排斥,多体系多应用跨行业融合成为市场的主要迹象。
3.一卡通与大数据共享。在全国近二十年的“一卡通”建设中,目前各个行业“一卡通”各自独立运行,已积累大量的实用经验及各种数据,有待挖掘和提炼。
4.云计算、云服务应用有起色。异地互联一卡通一直是集团企业、连锁企业的需求,基于B/S应用平台、分布式数据计算、手机APP应用等,云技术带来异地互联一卡通新变化,目前部分银行、电信移动等地方投资型运营商与门禁一卡通企业联合研发,已全国试点投入运营。
5.物联网基础服务增多。RFID感应、生物识别、传输、系统控制等通过几年来的实践,面向家庭、单位、行业、社会公共服务,不再是独立网络,移动互联网、NFC技术颠覆传统一卡通系统设计,物联网与门禁一卡通的融合应用有普及化发展趋势。
三、门禁一卡通产品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门禁行业的深入发展以及目前智慧城市应用的需求变化,今后门禁一卡通的发展将有更多新的表现:
1.门禁一卡通系统身份识别多样化,并融入统一系统。
随着门禁市场的发展,门禁一卡通系统身份识别将由过去单一的识别方式向多元化发展。目前射频一卡通应用已全面进入CPU卡时代,在国内,从Mifareone向CPU卡升级的趋势已经成为定局,在使用射频卡片数量最大的城市通卡领域,最近两年的一卡通招标中接近半数用户全面采用CPU卡作为未来学校、企业、城市通卡的主要交易载体。
随着CPU卡的发行快速增长,国密CPU卡在国家主要政府采购招标中暂露头角,而传统ID卡只读应用已全面退出中低端市场,远距离卡如433MHz、915MHz、2.45GHz、5.8GHz等已融入传统一卡通中。同时各类指纹、人脸、瞳孔、指静脉、掌静脉等生物识别技术与智能卡技术全面结合,产品获得了部分用户的偏爱;二代证技术从专业领域步入行业一卡通市场应用,如城中村一卡通、移动电力基站、访客系统的应用等。另外,光子、光电识别门禁一卡通在市场中开始进行尝试,这是2014年北京安博会上新的应用亮点。
2.2015年NFC手机将借势爆发,从一卡通走向一机通成为可能。
目前很多智能型手持式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均加入了支持NFC的功能,如英特尔(Intel)新一代Haswell处理器平台确定整合NFC将笔记型电脑触控板结合NFC纳入设计当中,包含联想、惠普(HP)及华硕等业者推出的超轻薄笔记型电脑(Ultrabook),皆内建NFC功能,笔记型电脑掀起了一股内建NFC的风潮,而手机制造商也在抓紧这一功能的推出。同时,2015年随着4G网络的大量普及,NFC智能手机上网快、带宽高的优势必将进一步推动NFC手机一卡通应用市场的繁荣,可以预见NFC门禁一卡通应用将成为未来门禁一卡通增长的主要业务之一,并将助长门禁手机APP一卡通应用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化。
3.城市一卡通与金融IC卡、传统一卡通的全面融合。
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包括深圳在内全国已有超过150家商业银行启动了金融IC卡发行工作,金融换芯工程已全面爆发,如中国银行浙江省、青海省分行等,推出长城智慧社区借记IC卡多功能合一的支付消费载体和服务方式。金融社保卡的发行推动金融IC芯片的需求迅速增长,银行与物业在一卡通应用方面正在不断深化发展与合作,金融IC卡将促进社区信息化。
4.物联网应用与门禁一卡通技术的融合。
近年来物联网的发展受到很多关注,实际的一些项目也在推进。对于门禁领域而言,一卡通系统是建筑智能化内部各子系统的物联功能的重要数据信息来源。当前,门禁一卡通系统可以解决内部各子系统的物联功能,也可以PC远程登录,可以手机访问,与视频监控、楼控等跨系统的有效联动成为当前系统集成的趋势,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的物物相联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需求,更是物联网运营管理模式的深入。
随着物联网应用市场的发展,各种一卡物联应用成为可能。目前比较成功的应用包括RFID井盖定位(智慧城管)、人员定位(老人院、学校、矿井)、燃气缴费卡、幼婴儿防盗、车联网、智慧物流以及NFC一卡通应用等。
5.大数据技术在门禁领域将有更大作为。
大数据是目前的热门话题,数据的核心是发现价值,而驾驭数据的核心是分析。大数据技术可以设计用于在成本可承受的条件下,通过非常快速的采集、发现和分析,从大量化、多类别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目前门禁系统大量的信息数据主要是正常的进出等信息记录,对异常数据如对重点人员的关注、人群的流量分析等缺乏进一步挖掘。
以各种系统为例,如各种考勤系统主要只提供人员出勤情况统计功能,主要为薪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但对异常数据包括如何把事后统计上升到事前预测、组织管理的挖掘不够,这已成为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课题。停车场管理系统也仅停留在原始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收费管理及企业进出“门禁”管理功能,其对车辆进出记录分析和预测,包括对同一单位车辆的合理配备、使用,各企业内部调度优化等缺少深入研究。同样,消费一卡通管理系统也仅只是满足用户日常收支平衡及消费管理形式上的需求,对相关消费流水信息,包括订餐、备餐预测、持卡人群的饮食习惯等都没有开发。可以说一卡通“数据”包含有大量的价值信息有待于挖掘与提炼,大数据技术在门禁领域将有更大的作为。目前针对这种需求,一些企业也推出了相关的产品,如达实2014年中国银行与达实公司联合开发的“C3-i一卡通云平台”已在全国多个工业园区试点。
6.行业解决方案不断深化,门禁技术专业化。
近年来,门禁系统因其能有效解决重要场所出入安全管理问题,所以在政府部门、金融、智能小区、工厂、商业大楼、医院、宾馆等各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今,门禁产品的功能开发与应用不断完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不断深化,门禁技术专化化凸显,如近几年发展的城中村视频门禁报警系统、移动电力基站门禁系统、监狱门禁系统、轨道交通门禁系统均与我们日常使用的门禁功能需求有较大区别。以轨道交通为例,由于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规模大、覆盖区域广、管理复杂,分期、分线路建设,建设周期长,可靠性、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而早期建设的门禁品牌多样化,这和用户对管理便捷的需求有很大的冲突,由于早期的应用缺少线网级管理手段,无法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有机结合。面对这种现状,目前轨道交通建立线网级门禁管理中心,统一密钥、统一发卡、统一授权、集中监控,兼容多家门禁产品,同时建立轨道交通公司一卡通平台,实现了各项应用的一体化。此外,目前轨道交通衍生出的停车换乘车项目“P+R”(泊车+换乘)有力推动了商用停车系统与智慧城市一卡通快速接轨。